「他最近上課都在發呆、不寫作業,問他也不說話,到底怎麼了?」
「想跟他講講話,他就直接把門關起來,以前就不是這樣的啊……」
「我真的快受不了了,一副全世界都欠他的樣子!」
「老師說要不要安排心理諮商,他卻說:『不用,你們又不懂我。』我們到底還能怎麼做?」
當孩子出現情緒困擾或行為改變時,父母出現焦慮與無助感是很正常的。
而學校所建議的心理諮商,正是一個關懷孩子的行動,也是親子共同面對、成長的契機。
圖片為虛擬生成 ,並非心理師與真實個案
…
心理諮商不是「修理」孩子,也不是「教育」孩子,而是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,協助孩子理解內心狀態,並學習應對情緒與人際。
同時,也能幫助父母更了解孩子,調整親職方式,讓親子雙方都能更好地適應彼此。
為了讓孩子安心接受諮商,父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準備:
一、情緒層面:穩定自身,營造安全感
父母的情緒穩定,是孩子安心的基石。
• 穩定自身: 面對孩子的困擾,父母情緒難免波動。請先照顧好自己,讓心情平穩,避免讓自身的壓力影響孩子。您的穩定情緒,能為孩子創造安全的氛圍。
• 接納孩子: 孩子可能會對諮商感到排斥或不安。請溫和地告訴他:「有時候心裡卡住了,找人聊聊會舒服一點。」傳遞「你不是一個人」的支持訊息。
• 避免標籤: 別說「你就是有問題」,試著說:「心理師是專門幫助人處理心事的人,有時候,我們只是需要找人說說話。」
二、認知層面:建立理解,促進合作
讓孩子和您都了解諮商目的,能減少未知與焦慮。
• 了解目的: 諮商不是糾正「錯誤」,而是協助孩子理解情緒、學習應對。這需要信任與時間。
• 說明內容: 簡單地告訴孩子:「心理師會陪你說說話、玩遊戲,幫助你把心裡的話說出來。」
• 尊重參與: 讓孩子參與部分決定,如是否讓父母陪同進入諮商室,讓他感覺被尊重。
三、親職層面:反思調整,共同成長
父母的支持與改變,是諮商成功的關鍵。
• 調整互動: 保持開放心態,學習心理師對親子互動的策略,並試著調整教養方式。
• 共同承擔: 心理師是幫助者與催化者,父母則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。諮商效果有賴家庭整體參與。
• 與心理師合作: 定期分享孩子狀況,參與親職會談,共同為孩子建立支持網絡。
…
安排心理諮商是父母關懷孩子的具體行動。
當父母情緒穩定、理解諮商、並願意調整與合作時,孩子就能感受到家庭的堅定支持,在諮商中建立安全感,心理諮商不僅是孩子的旅程,更是親子共同成長的寶貴契機,您的愛與耐心,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。
🌳四季心心理諮商所:張雪玉心理師與你同行
如果你的孩子經常情緒波動、害怕分離、或有突然的行為改變,或你正為孩子的焦慮或情緒困擾尋求諮商協助,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會是你的溫暖選擇。
張雪玉心理師擁有豐富的遊戲治療經驗,專精於協助兒童與青少年面對焦慮、憂鬱與家庭適應等挑戰。
她相信,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內在力量,而遊戲是開啟這股力量的鑰匙。
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提供舒適的諮商環境與專業支持,歡迎家長來訊洽詢或預約諮詢,了解遊戲治療如何幫助您的孩子。
別讓孩子獨自面對焦慮與不安,讓我們一起用遊戲點亮他們的笑容!
請聯繫四季心心理諮商所,讓我們與張雪玉心理師攜手為孩子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。